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隔代教育出了问题怎么补救?

隔代教育出了问题怎么补救?

2014-12-08 13:35:14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儿童教育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在育儿路上,谁还能不犯点错呢?有错就改,赶紧改。

隔代育儿

大女儿:从“疯丫头”到副教授

32年前,杨连印风华正茂,是山东德州庆云县的一名优秀教师。女儿杨静一岁多,刚断奶。养孩子,还是干事业?杨连印把女儿送到了农村姥姥家。那时,杨连印不认为学龄前的孩子需要什么教育。

三个舅舅四个姨,孩子浑身上下都能感受到爱,能有啥问题?杨连印时不时去看看女儿,觉得一切都好。

杨静4岁时,姥姥突然跟杨连印说:“你这孩子,可能是脑子坏了,我们谁都管不了了。”这句话砸了杨连印一个趔趄,女儿怎么可能脑子出了问题?定定神,杨连印没有抱怨姥姥,也没训斥孩子,很平静地把孩子接回了家。

一到家,孩子就给了老爸一记闷棍。去打防疫针,孩子说,要打可以,但是我有个条件,得让我“闹闹”!杨连印糊涂了:你闹闹,让我看看。话音一落,孩子就蹦到沙发上,像得了疯癫的牛马一样,跳啊蹦啊滚啊。杨连印就在旁边看着,孩子一刻不停地跳了二十多分钟,直到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才停下来,头发披散了一脸,背心裤衩都湿透了。

“闹”完了,跟着老爸去了医院。该打针了,又提出了新条件:如果我打针不哭,老爸你还要答应我一个要求,回到家我还要闹闹。

杨连印后来才知道,女儿这些习惯都是自己撒手不管造成的。在姥姥家,舅舅和姨都很喜欢她,一有空就逗她,把她抛过来丢过去,直到把她弄哭。这时候,姥姥姥爷就上场了,骂舅舅和姨,哄杨静不哭。孩子在这个年纪本来就爱热闹,被舅舅和姨这么一拨弄,就像火上浇油,每天都生活在亢奋中,很难静下来做一件事,注意力总在左跳右蹦。姥姥姥爷又护着她,孩子完全不知道规矩是啥。在这种环境中,她也学会了凡事讲条件,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因为老人带孩子的第一原则就是:只要不哭,啥都好说。

杨连印急了,买来一大箱子家教书,彻夜长读、思索,他觉得女儿不是脑子出了问题,而是没学到规矩。必须得先“镇住”女儿。怎么办?打,行不行?杨连印舍不得,但他想了个“假打”的办法。

当女儿又说要跳到餐桌上疯一把时,杨连印从门后抽出一把笤帚,举起笤帚冲女儿“打”了过去,气势比女儿还疯狂。啪的一声,笤帚把儿断了,当然不是打在女儿身上,而是门框上,门框掉了一大块木头。

孩子无法无天的心狠抽了一下,原来老爸是玩真的,不像老妈,拧自己屁股一把,一点不疼,母女俩反而笑成一团。她赶紧向老爸承诺:我以后再也不闹了。

当然,女儿多年养成的毛病,只靠这一次是不可能改好的,杨连印做好了长久准备。杨静哪天又想无理取闹时,杨连印就问老伴:“哎,我那个带竹子把儿的笤帚哪去了?”她立马安静下来,然后该谈心谈心,该讲道理讲道理。

半年后,杨静彻底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有事会郑重其事地跟老爸坐下来商量,也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学习了。这时,杨连印也在屋后的柴火垛里发现十多把女儿藏起来的笤帚。

杨连印不希望别人学这个办法,怕用偏了,他坚决反对打孩子,一是会打坏孩子,二是打一次就会有二次,一来二去,孩子就皮了,就不怕打了。而且,如果打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那就更可能出大事。

杨连印针对女儿静不下心来的问题,“打”的同时,还有第二招——天天讲故事。

故事是杨连印自己编的,都带着童心童趣,女儿非常爱听,不知不觉就安静了下来。睡前讲故事,一讲就是五年,女儿一直听到四年级。

杨连印给孩子讲故事,大有用意,除了要培养女儿的注意力,再就是为女儿以后写作文做准备。

杨连印第二天晚上讲故事之前,会假装忘了第一天的故事,邀请女儿再给爸爸讲一遍,这就是口头作文了。女儿也爱讲,在家讲给爸爸听,在学校讲给同学听。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女儿因此自信心飞速提高,面对众人毫不怯场,口头表达能力也训练出来了。

多年后,杨静站在了山东财经大学的讲台上,面对众多学子侃侃而谈。她的身份是该校的副教授,教英语。

这是杨连印做父亲跌的第一跤,他及时爬了起来,因为遇到问题后,他没怨天尤人,没有绝望到天昏地暗,而是坦然接受,积极应对。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