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言传身教,让孩子跟自己的好习惯同步

言传身教,让孩子跟自己的好习惯同步

2016-10-24 11:37:56 出处:乖乖网 作者:猫咪 儿童教育
标签: 儿童教育    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   

言传重于身教还是身教重于言传?

当有了有质量的陪伴之后,那什么情况下,言传重于身教?一般来说,在知识文化的传承上,言传重于身教。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把身教融于言传,效果会出人意料的好。最近在网上流传着美国一个教生物的女老师帮助学生学习大脑结构的视频。她将自己的头发剃掉,在光亮的头皮上画出大脑、小脑、额叶等位置和形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脑的特点。所有的同学都对这节课记忆深刻。

五联疫苗副作用

现在,这样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比如身体心理学通过分析身体与心灵、意识、潜意识的关系,发现在身心合一的情况下,学习会更有效。

那什么情况下,身教重于言传?

1.人格教育

老舍曾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20位教师,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了我生命的教育。”老舍母亲不识字,但影响了老舍的一生。老舍的好客、豪放、待人热情、爱花、爱整齐、守秩序,离不开母亲的身教。

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发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了我们的身体是有记忆的,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身体记录下了喜怒哀乐等情绪。当相似的场景出现时,身体会自发地启动,将曾经经历过的行为模仿性地呈现出来,体验到记忆中喜怒哀乐的感觉,这样身体会更舒服自在。

2.情感沟通

蒋勋说:“童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与我的关系很深,尤其是母亲。记得小时候回家,父亲问我你考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就严厉地问,‘为什么不是第一名?’当我正发抖时,母亲会一把把我抱走,说,‘别理你爸爸。’我好感谢那样的拥抱,仿佛把一切无法承担的压力都纾解了。”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患有“情感冷漠症”或“肌肤饥渴症”。追根溯源来看,往往与他们的原生家庭是“冰箱”家庭有关。这种家庭特点是:家庭成员虽然每天面对面,但没有肢体接触和感情交流,形成了冷漠和饥渴。

3.人生理想

巴菲特曾经在他的《滚雪球》自传中说到,小时候,爸爸曾带他去拜访一个大银行家,银行家的富有和气质深深打动了他。年幼的他默默地立下志向:将来要成为受人尊重的、富有的人。

古语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什么是颜如玉?什么是黄金屋?只有当孩子亲眼看到、用手摸到、身体感受到,他才能有真实体验,学习动力才能油然而发,并且持久强烈。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