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给孩子“立规矩”,这事急不得

给孩子“立规矩”,这事急不得

2016-02-22 16:06:38 出处:乖乖网 作者:猫咪 儿童早教
标签: 儿童早教    家庭教育   

做父母的往往认为,守规则、听话的才是好孩子。给孩子“立规矩”固然很重要,但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规则更重要。我们得知道,任何规矩都需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

人,户外,快乐,棕色头发,白人_484789753_Two happy little girls at a beach_创意图片_Getty Images China

2015年10月,我所供职的教育机构做了一次活动,让家长们聚到一起聊聊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头疼问题。一位8岁男孩的父亲非常苦恼地说:“我跟儿子讲了100次,要把牙刷头朝上放,他就是记不住。为这事我打过他好几次,他还是不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家长们对这位父亲的困境感同身受,各自都举了好多自家孩子“不听话”的例子,也帮着出了不少主意。不过,我认为首先得找出这类困境背后的症结。

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打弹球”试验,研究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对“规则”的认识。试验发现,0~2岁的儿童玩弹球时没有任何规则概念,纯粹按照自己的欲念和运动习惯玩。2~7岁时,儿童开始模仿别人玩弹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给予的规则,但不会在意一起玩的其他儿童是否遵守同样的规则,所以他们常常同时在游戏中感觉获得了胜利。7~10岁时,孩子们渐渐开始意识到,如果能在团队中获得足够的支持,玩弹球的规则其实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可以参与规则的制定。这种阶段划分只是一种大致情形,具体到每个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上下浮动。

我们要知道,上文那位父亲纠结的放牙刷行为,在孩子眼中的意义和在成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对孩子来说那只是一种游戏,而“牙刷头朝哪放”就是游戏规则。那位父亲面临的情况,有可能是他的孩子晚熟,还处在第二阶段,也有可能是他的孩子早熟,已进入第三阶段。

如果是前一种状况,家长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对孩子有过度的苛求—处于第二阶段的孩子无论跟谁一起玩,其实都还是自己一个人在游戏,他既不会在乎同伴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和自己不一样,也不会用同伴的游戏规则来约束自己。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