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教你变成高情商的温柔妈妈

教你变成高情商的温柔妈妈

2015-06-01 14:45:20 出处:乖乖网 作者:慧琳 儿童教育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育儿   

当你家的宝贝把你强制灌进去的感冒药一股脑儿全吐出来时,当顽劣的小家伙不达目的就躺在地上打滚时,当刚上幼儿园的他无论如何不肯上学时,或者身为妈妈的你一连说了三遍同样的话,小宝贝却视而不见时……你,有没有当场变得怒不可遏,对着宝贝大吼大叫,宝贝却吓得哭了起来,或者低着头进入长时间的默而不语。

教你变成高情商的温柔妈妈

案例分享:内疚的安妮妈妈——雪莉 

夜已经很深了,女儿安妮已经带着睡前故事进入梦乡了,妈妈雪莉却怎么也睡不着。她被刚才看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中的小企鹅和企鹅妈妈感动了许久。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实则隐藏着复杂的故事背景,看似笔画稚嫩实则功底深厚,看似用儿童的口吻,实则在括号里面有着强烈而精准的儿童内心世界的情绪解读。而联想到自己,雪莉更加觉得自己就是绘本中的企鹅妈妈。今天,她跟女儿之间有了一场很大的冲突,这已经是一个月来第三次向女儿大发雷霆了。而每次的导火索竟然都是诸如“吃饭时,饭菜掉到地上”“做完手工的边角料没有及时收走”等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她反复回想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可女儿为什么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受伤呢? 

今晚,她又独自抱着她最喜爱的毛绒玩具Kitty猫睡着了,眼角还挂着刚刚哭过的泪滴。雪莉想起了女儿形容她的话“妈妈,妈妈,你生气的样子就像一只大火鸡,头发都快着火了!”她又想起绘本里面的那段亲子的对话,故事里面被吓得四分五裂的小企鹅多像是自己的女儿安妮呀! 

是啊,作为妈妈,为什么变得如此发怒?纵然有一万个理由,对孩子发脾气仍然是不智慧的表现呢!在孩子眼里,妈妈应该是世界上最疼爱他的那个人,无论外面有多大的风雨,妈妈的怀抱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妈妈的笑容永远是最美丽的风景。 

是的,雪莉工作的确辛苦,各种会议安排,各种总结报告已经快让她觉得最好脚踏风火轮了。同时,她先生频繁出差,缺少陪伴不说,家里各种事务都要亲力亲为。看上去,这些事情真的快让雪莉抓狂了。 

然而,孩子是天使,特别是女儿安妮。在雪莉的眼里,女儿的阳光、热情、懂事都让她觉得特别开心,当雪莉看到女儿悄悄放在她床头的最新画作和写给自己的温馨话语时,她的心突然柔软下来。当她想起女儿在自己轻轻咳嗽一声后就端来一杯白开水时,当女儿用“心”形即时贴写下“妈妈,我爱你”时,雪莉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怎么能对自己大发脾气的行为不内疚呢? 

你发脾气的样子也许像极了你的母亲 

雪莉的例子绝不是一个。她只是来找我咨询的个案之一,从她的讲述中,我分明感受到雪莉对自己发脾气后的后悔、委屈、无奈、无助。而故事中的雪莉仅仅是生活中千千万万个妈妈的代表。纵观周围,我们身边有多少个这样的妈妈,就有多少个焦虑的母亲。她们内心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温柔的妈妈,可孩子眼中的她们却是那么令人害怕。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事情发生后我们的反应。”事实上,每当我们对孩子大发脾气时,很可能无意识中扮演了一位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自己的母亲。想想看,那个声色俱厉的妈妈是不是很熟悉,而站在对面的那个孩子正是小时候的自己:想投入妈妈的怀抱却又不敢靠近,分明想逃离;想得到妈妈的原谅又恨自己不争气;想下次一定改正却担心妈妈不相信或者自己无能为力?孩子内心的恐惧足以让孩子失去表达的信心。也许,孩子渴望马上变成乖乖熊,即便讨好也成,只要妈妈不再大吼大叫。 

是的,我们在重复演绎一个家庭的剧本,而这个剧本不必彩排而是每天都在现场直播。想想看,你训孩子时,说话时的态度,你用的批评的字眼,甚至你最后收场时的无助,还有你事后的内疚模式都像极了你的妈妈。“父母常重复在其成长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当我帮助雪莉回忆起她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时,她突然抱住我失声痛哭,像个孩子似地抽泣着,过了很久,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并慢慢恢复了平静,她的皱纹慢慢舒展开来,她的笑容慢慢浮现。接下来,我用情绪的冰山理论帮助她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原来,她大发脾气的背后是很强的自尊。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那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 

妈妈如何在宝贝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得不承认,从生气到发怒当然是一种情绪的升高,然而,在这个过程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怎样去识别我们发怒时候的情绪字眼呢?如何在孩子面前去控制我们的情绪呢? 

实证研究表明,很多妈妈生气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升级,是因为自己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事情仿佛失去了自己的控制(包括孩子的表现)时的一种自然流露。而如果我们肯谦卑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努力探索情绪背后的真相时,往往我们会有意外的收获。 

譬如,孩子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橱柜时,一般会表现出垂涎欲滴的渴望,而在孩子提出要买这个玩具的请求时,可能你拒绝了孩子。孩子为了得到心仪的玩具,可能会表现出不配合的动作或者不理智的行为,比如大哭或者赖着不走在原地打滚等行为时,这就会激起你内心的反感情绪,你继而变得更加严厉,表情开始失控,声音的分贝变得更高,甚至辅以夸张的肢体语言等。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如果此刻有一台录影机在墙上,一定会记录下你的表现。而当我们把这个录像放给你看时,你简直不相信自己会变成如此咆哮的女郎。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