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解读3~6岁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解读3~6岁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2015-05-13 11:14:23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儿童教育
标签: 儿童教育   

制止宝宝攻击行为的原则

切记不可随便打骂宝宝,而是弄清原因,对症下药。

解读3~6岁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教育学者大多认为宝爸宝妈应对宝宝进行赏识教育,给宝宝积极的暗示。长而久之,促成宝宝自尊心、自信心等多种能力和品格的养成。

3~6岁,正是宝宝心理发展的第一关键期,家庭教育不能信奉传统的棍棒教育,宝爸宝妈应该做的是放低姿态,蹲下来与宝宝一起看世界;当宝宝出现攻击行为时,宝爸宝妈不可随便打骂宝宝,应找出宝宝发生这一行为的根源,对症下药。

让宝宝远离攻击行为的3点提示

净化、塑造和谐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

在为宝宝选择动画片或是其他电视节目时,尽量避免选择有攻击行为的内容。

社会各界也有义务为宝宝创设健康环境

适合宝宝观看的动画片等内容,应该具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以媒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引导宝宝习得正确的行为模式。

重视家庭教育

1.宝爸宝妈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为宝宝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宝爸宝妈应主动寻求、接受儿童教育培训,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育儿策略。改变过去以体罚、打骂为主的教养模式,同时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分严厉地对待宝宝;留心观察宝宝的细微变化,无论是情绪层面还是行为层面;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宝爸宝妈之间要及时沟通,切莫大意。

2.培养宝宝宽容、谦让、理解等优秀的品格。

可以用古典文化熏陶宝宝,引导宝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宝宝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问题;训练宝宝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如遇到矛盾冲突时,多从对方角度考虑事情。这些做起来虽然有些难度,但好品格的形成都是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以,宝爸宝妈要好好地留意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细节。

3.提高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

3~6岁的宝宝,正处于对宝爸宝妈权威的崇拜时期。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宝爸宝妈应做好榜样,引导宝宝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面对冲突情境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宝宝的情商与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当小朋友不小心碰到自己时的处理方法,用“对不起”来代替攻击式的报复行为;再如玩同一个玩具时的应对方法,可以让宝宝与同伴商量好每个人玩的时间,事先制定好规则,这样就可以减少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了。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