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早教 > 别着急,孩子口吃不是问题

别着急,孩子口吃不是问题

2015-03-11 10:09:15 出处:乖乖网 作者:杨珂 家庭育儿
标签: 家庭育儿    早教方式   

2.心里明白说不出来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词汇通常是很困难的,因此,说话时出现犹豫、吭哧、停顿和重复等,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尤其是当他说话过于急躁、紧张或激动时,更容易出现口吃。

纠正建议

家长首先不能急。孩子说话有点磕巴,父母耐心地倾听,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讲话要缓慢,不要着急,尽量说一些短的语句。

别轻易打断孩子。孩子说话时,轻易不要打断他们,在说话不连贯时更是如此,好好地鼓励他,让孩子心情愉快、舒畅,更有自信而连贯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帮孩子表达。必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话重复孩子表达的意思,这不是单纯地帮孩子解围,而是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方法,避免因内心紧张而加重口吃。

3.突如其来的压力

有些父母过于心急,当孩子学话时,作过多的矫正,或进行斥责、嘲笑。这些做法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副作用,使他们说话时产生紧张感,从而口吃现象也逐渐加重。另外,环境突然改变、亲人离世、惊吓等情况,也会使孩子产生压力,导致他不愿说话甚至出现口吃。

纠正建议

帮孩子减压。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尽量不要制造紧张气氛,更要避免体罚或训斥孩子,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攀比。

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经历环境突然改变、亲人离世或受到惊吓后有口吃现象时,在情感上多支持和接纳孩子,给他情感的宣泄渠道,及时转移他的压力。

别催促孩子。孩子说话时,尽量不要催促他:“快点说。”而应耐心地引导他:“别着急,想好了再说。”如果孩子由于紧张、害怕而一时语塞,父母要想办法缓和一下气氛,等孩子平静后再让他说。

4.害羞宝宝的烦恼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害羞,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尤其与陌生人打交道时特别容易因为紧张而出现口吃。而因为口吃,孩子更容易缺乏自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纠正建议

强迫孩子打招呼。父母不要强迫孩子跟他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如果希望孩子有礼貌,可以从与他熟悉的人打招呼开始。父母也可以自己先主动与人打招呼,让孩子慢慢熟悉。

提升社交能力。平时有意识地扩大孩子社交圈,让孩子先熟悉环境,再一步步帮助孩子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改善孩子怕生的状况。

注重性格的培养。当孩子变得更为自信和独立,他就开始不害怕“口吃”,也更容易赶走“口吃”这个问题。

乖乖网爱心提示

孩子口吃只是暂时性的!

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口吃可以分为三种:暂时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暂时性口吃是人在感情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出现的短暂语言不流畅现象,也指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发育性口吃,很多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都会遇到这种情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说话不流利的现象会逐渐消失,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有过高或过严的要求,过多地进行纠正,则可能会使孩子由于紧张和压力而失去说话的信心,发展成为口吃病。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