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分娩 > 产后恢复 > 产后抑郁,产前预防最重要

产后抑郁,产前预防最重要

2015-01-16 15:49:20 出处:乖乖网 作者:杨珂 产后恢复

怎样判断产后抑郁症?

根据专业评分量表

在临床上我们是根据评分量表的得分来看产后抑郁的程度,可以自己评也可以医生评。诊断标准和平时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相同。但并不建议大家自己上网找一些所谓的抑郁自测题来自评,很多都不专业,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担心和怀疑。

产前产后判若两人

判断产妇心理状态正常不正常,就看看她跟平时的表现是否一样。比如以前跟别人相处很好,现在突然对什么都起疑,这就不正常了。如果出现不关心孩子,不抱孩子。整个人看上去就是不开心的,整天闷闷不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的,甚至出现自责、悲观、寻死的想法,那就更加严重了,应尽快就医。

如何缓解产后抑郁症

产前学习 自我调节

建议在产前就多了解掌握育儿知识,也要意识到可能自己会在产后出现一些不良情绪,要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疏导,把产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想好,产前学习很重要,学会自己处理。第二,把母亲当做一份工作来做,是责任重大的工作。如果对孩子的教育出现分歧,不用太在意对错,各教各的,互不干涉。第三,要把握好一定的距离。距离就是媳妇有意识跟家婆保持距离。不要什么事都要请示、依赖她,一问她就过界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保留有自己隐私。第四,对家公家婆也尽量好一点,因为毕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天性就会有防御性,但都是潜意识里的,所以自己也要多关心婆家。

家人多加关心理解

除了鼓励产妇坚持治疗外,家人在平时也应给产妇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其实婆媳关系大部分开始时都是和谐的,如果长期相处下来,不懂得去处理,大家就慢慢只注意对方不好的一面并放大,对自己好的一面就看不到。家婆家公要特别注意对媳妇好一点,不要偏心。媳妇也不要要求太高,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好。而新爸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要将育儿的事情全部交给妻子,而是要主动承担起一部分喂养、护理宝宝的工作。尽量和和妻子多聊天,分享初为人父的幸福感,让妻子感觉到自己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都是药物治疗比较常见,同时还有家庭治疗、电疗等方法,对每个产后抑郁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一套综合治疗的方法。有的人坚决不愿吃药,或者对吃药有禁忌症,可以考虑电疗,电疗的好处是可以喂奶,很多女性对电疗有恐惧感,其实现在的电疗很安全,起效快,影响小。一定要母乳喂养也必须治疗就选择电疗,在电疗前会先麻醉,无痛苦。治疗时间大概一两个星期就见效,比药物治疗快。

哺乳期用药要慎重

吃药物没什么副作用,哺乳期衡量利弊,乳汁有这个抗抑郁药成分,但是浓度不太高,能够不吃尽量不吃,可是影响到生命危险的就要吃药,必须要吃药,很多不喂奶的,非母乳喂养,很多说一定要母乳喂养,也可以边吃药边喂养,这个需要医生和父母衡量利弊。替代方法如果一定要母乳喂养就在吃药前把奶挤出来,吃药后吃奶时间尽量延长,这种药代谢比较慢。尽量写药成分,有得成分高有得低,1%-10%都有,尽量用成分比较低的药,新型抗抑郁药副作用比较小,产后抑郁比例很高,抑郁情绪达到60%,国外是30-35%,中国是10%-15%。一般产后一个月左右,大概一个月左右,几个月之后可能自愈,抑郁情绪几天就有了,真正的产后抑郁在一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有个自限性,但是有的坚决不吃药,对吃药有禁忌症,可以电疗,电疗的好处是可以喂奶,很多女性怕有恐惧感,现在电疗很安全,建议电疗,起效快,影响小,可以考虑,一定要母乳喂养也必须治疗就选择电疗,通电抽筋昏迷,这个相对安全,没痛苦,治疗时间一两个星期就见效,比药快得多,看效果,药物治疗的话起效要三到四周,然后至少治疗一年以上,停药的标准是用药一年后病情稳定了就慢慢停药。

治疗必须遵从医嘱有的患者得了产后抑郁是不愿意吃药的,一个是考虑哺乳的问题,担心药物影响小孩吃奶,更重要是自己不想吃,觉得自己并没严重到要吃药的地步,或者觉得吃药很丢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病情,这些因素都会延误治疗时机。有的吃药效果好,马上就不吃了,自己停药,治疗不规范反而不利病情恢复。

如果用药物治疗,一般起效要三到四周,至少治疗一年以上,停药的标准是用药一年后病情稳定了就慢慢停药。电疗起效快,影响小。治疗时间大概一两个星期就见效,比药物治疗快,但也不能刚见效就停止治疗,需要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后,慢慢延长疗程时间。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