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如何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如何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2014-12-08 14:11:16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农历十月有一个与“清明节”相对的“寒衣节”,在不少地方,这个节日都要去扫墓,还要往坟头压纸,代表给祖先送入冬的棉衣。清明节也会压纸,提醒祖先开春了,要换单衣了。这是一个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机会。

孩子害怕

古人一般在家里寿终正寝,周围的亲人,不论年龄大小,包括小孩子在内,都要帮忙料理后事,一直到他们亲眼看着亲人被埋葬在家族土地或当地公墓,并且定期去扫墓。

如今,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熟人的死亡。而且医院和殡仪馆的专业人员会承担大部分后事。

除了电视、电影里、新闻中的事故、谋杀案和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拒绝承认死亡的文化中。家长往往不愿意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人们用五花八门的忌讳表达,如“离开了”,“走了”,“没了”等等,也使人们避开了对死亡的坦率承认。这种刻意拉大的距离,造成了孩子们对死亡的恐惧。

如何和孩子解释死亡?

5岁的米丽在她的小狗佩佩死后第二天来到我所在大学的实验幼儿园。她的老师发现,她不像往常那样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而是一个人靠近老师站着,看起来很忧伤。“怎么了,米丽?”老师问道。

“爸爸说佩佩病得很厉害,必须让它睡觉。”过了一会儿,米丽看上去充满希望,“等我回家的时候,佩佩也许就醒了。”

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不会的,佩佩再也不会站起来了。它不是睡觉。它死了,就是说它再也不能睡觉,不能吃东西,不能跑,也不能玩了。”

米丽怅然地走开,过了一会儿,她又回到老师身边,眼泪汪汪地、后悔地说:“我追佩佩追得太凶了。”

老师搂住米丽,“佩佩不是因为你追它才死的。它太老了,而且有病。”

后来几天,米丽问了很多问题:“当我睡觉时,我会死吗?”“肚子疼会死吗?”“爸爸和妈妈会死吗?”

向孩子解释死亡,有5个要点:

1.永久性。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

2.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亡。

3.终止性。所有的生命功能,包括移动、思想和情感,都会因死亡而停止。

4.适用性。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会死。

5.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衰老,疾病,或者受伤害。

如此解释,孩子就不再错误地认为是自己导致了亲人或宠物的死亡;与此有关的种种猜测,比如:肚子痛会使一个人死;死人能吃东西,能去卫生间等等,就不会再有了,更不会认为死亡和睡觉是一样的了。

坦率地和孩子谈论死亡

死去的人或者动物不会再活过来了,这个事实其实小朋友们能很快地明白,因为他们在其他情境中见过这种事情。例如,他们偶然捡到没有了生命的蝴蝶和甲壳虫,同时又看到外面正在飞的蝴蝶和活的甲壳虫。

有的孩子到幼儿园大班时就能理解,死亡会让一个人不能再行动、思考或者微笑、哭泣了。不过多数孩子会到10~12岁仍然认为,死了以后还能思考,能感觉。当然,一些成人也相信,死亡之后还存在某些形式的个人意识。

父母经常担心和孩子坦率地谈论死亡不吉利或者会加剧他们的恐惧。但是,对死亡的方方面面有较好了解的孩子,却更容易接受生命的离去。像米莉的老师那样,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作解释,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成人对此用一些套话或是误导的说法,孩子会感到困惑。当妈妈告诉5岁的女儿,“爷爷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了。”女儿就会纳闷,“他为什么不带我去?”

有时孩子会问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会死吗?你会死吗?”这时候,父母可以做出既真实又让儿童容易接受的回答:“不会,要过好多好多年,我先要高高兴兴地看着你长成大人,然后我就要做爷爷/奶奶啦。”

和孩子讨论时还要注意,可以帮孩子把宗教和科学这两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不要相对立。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把自己对死亡的认识同宗教哲学观点结合起来,这在丧失亲人时能起到抚慰作用。

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孩子对死亡有真实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在丧失亲人后节制悲伤。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