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拍出了《舌尖上的济南》呢?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拍出了《舌尖上的济南》呢?

2014-09-02 10:09:04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儿童早教
标签: 儿童早教    早教知识    早教方法   

沉浸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的人们,被各种“专业挑毛病的”吓尿:藏族小伙采蜜是抄袭BBC纪录片的桥段;在上海租房学琴的女孩,其实是导演亲戚旗下的签约艺人……

吃货们的好心情被葬掉了,就在此时,正在经历苦夏的济南人民,被一部网上疯转的《舌尖上的济南》打了点鸡血。

点开《舌尖上的济南》,一口老血差点喷到电脑屏上……这解说是谁?浑厚、楞土、有特色,就是济南名吃“草包包子”味儿!

镜头、配乐、配音、构架,几乎是按“舌尖中国”的套路,但,又有神马关系,好玩呀!比较“震惊”的是片子结尾:对济南美食的传承、发扬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思考。

看来,这片子有那么一点真,11分钟,全程无尿点。用尊敬的心情一直看到字幕出现,才发现拍摄者“竟然”是一帮小孩——以济南育英中学14岁学生吕旷达为首的“达哥影视团队”。

片子是怎么拍出来的?邀请本“事件”的男一号吕旷达自己写写。

如此有创意有想法的孩子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必须采访吕旷达的爸爸妈妈。

达哥从小就做视频了。

《舌尖上的济南》背后那点事儿

要我说,这事儿没什么好写的吧?真难写,比我拍片子难多了哎。

其实大家也不要那么夸张,觉得我了不起,我们中学生如何如何。这就是一项作业呀!

期中考试之后,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布置了作业:介绍济南的传统美食。手抄报也可,PPT也行,视频就更好了。

我吧,我小学时就开始制作视频,做了不少英文歌曲的MV,老师布置的“时政播报”呀、“每周一歌”呀,我都喜欢用视频进行展示。介绍济南美食?下意识地我就想做视频,当然,我一个人干这活没什么意思,干脆拉同学一起来。你们看到的这11分钟的《舌尖上的济南》,范鸿润、王梦舟、张云龙、张轶硕用三天拍摄,我则用了三个周末进行后期制作。

拍的时候不太顺利,人家都是老字号,祖传秘方,哪能随便让我们拍?我们就跟人家说,我们都是纯真无公害的中学生,就是为了一个作业,没有什么邪恶的目的,而且,这不等于免费给你们做广告啦?

终于让我们拍了,但不能拍核心机密,比如馅料调制。不过,我们拍的时候,真觉得这美食虽好,而且也有历史有文化,但吃饭环境油乎乎,服务态度一般般,也不改良也不传承,再这样下去,以后的年轻人还会喜欢吗?

我把这个疑问跟我爸妈嘀咕了一句,爸爸妈妈鼓励我:你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做。所以才有了最后那段对济南美食的思考。

处理画面、文字、配音,以及搜寻合适的背景音乐都挺费神,要把握得恰到好处,素材取件修改要精确到毫秒,必须全神贯注操作,大气儿都不敢出。但是,我喜欢干这活,不觉得累。

我感谢我的老师,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济南的传统美食,了解所在城市的文化,也感谢我们的团队,我们都学到了组织策划、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要不,再谢谢我的爸爸妈妈!嘿,一家人搞得这么客气。自打我开始玩视频制作以来,爸爸一直是我的“御用配音”,小时候我声音太嫩,现在又处在变声期,只能请我爸了!为什么不请我妈?我妈倒是毛遂自荐来着,但人家《舌尖上的中国》解说人就是浑厚的男中音,我怎么着也得弄得像模像样一些吧?爸妈还在片子出镜了:大嚼美食的路人甲路人乙。反正我不用付片酬……

我们都是视频菜鸟,你们想做也都能做出来,所以,这真的没有多么了不起。老师把这段视频放在自己微信上,然后被老师的朋友们转,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今天这样了。有记者给我们拍片时,让我们班同学喊“达哥、达哥我们粉你”,哎呀妈呀,这段赶紧掐了别播!本来这片就是大家的功劳!

好了,写完了。说好的稿费呢?

爹娘说:这一代孩子,电脑和网络就是他们的“器官”。不认识,不了解,不会用是不行的。

达哥的爸爸妈妈

电视、报纸、网络……诸多媒体把焦点放在了拍《舌尖上的济南》的14岁少年身上,但伦家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是一下生就做了这么好看的视频,作为一份家教杂志,读者们更想让我们探寻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别拿我的事儿当事儿

“玩嘛,就是好玩嘛!”旷达妈妈孔静珣一笑就露八颗牙,然后又十分严肃地说:“我们接受采访,可不是让你们给我写表扬稿!千万别拿孩子的事儿去教训别的家长哈,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假如我家孩子是个胡萝卜,我就深耕细挖往土里使劲,您家孩子是个大茄子,那您就得往上使劲,我们就是觉得这事挺好玩,跟大家分享一下。”

旷达的爸爸吕德义,和媳妇的想法“高度”一致。早在旷达还没“出名”前,他就写过《教子无方》一文,特别反对用所谓“成功”的教子方法让别人刻意效仿。

不谋而合,这跟我们“最家长”倡导的家教理念是一条道儿上的,接下来的聊天果然非常顺畅。

命好不如习惯好

因为身体原因,他们32岁才有了旷达,当时孔静珣摸着肚皮咬牙切齿地想:这孩子要得太不容易了,我一定不能惯着他!一定要用心对他,好好养育他。

套用小学作文里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经验中,孔静珣觉得,想把儿子养育好,有两点特别重要:1、时间观念;2、物归原处的习惯。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