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早教 > 唤醒宝宝责任心的5个“家庭锦囊”

唤醒宝宝责任心的5个“家庭锦囊”

2016-04-05 15:43:21 出处:乖乖网 作者:猫咪 幼儿早教
标签: 幼儿早教    儿童早教   

各年龄段宝宝眼中的“责任感”

孩子的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成熟的。

摄影,肖像,白色,白色背景,父母_stk205995rke_mother spending time with her baby (6-12 months)_创意图片_Getty Images China

2岁半~3岁半:自我责任感阶段

此时的宝宝还不太理解什么是责任感,但此阶段他们已经开始有心模仿了。家长要记得树立具备责任感的行为榜样。

3~4岁:属于被动责任水平

孩子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而把某一任务的责任看成是毫无疑问、必须去完成的。他们重视的是成人的外在要求和标准,如“老师说了让……”显得很顺从。

4~5岁:任务责任感阶段

对责任感有了认识,但还不深刻。父母需积极地引导孩子,平时可以和孩子聊些与责任感有关的话题,也可以让孩子观察周围跟责任感相关的人和事,感性地认识责任感。

5~6岁: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水平

孩子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常常说到做不到,需他人提醒、督促。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年龄。

6~7岁:属于理解责任水平

孩子的认识水平更高了,不但知道对自己、父母、小朋友要负责,还初步知道对社会要负责,例如具有了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行为的自觉性还不高,需要父母继续培养。

责任感培养之“家庭锦囊”

1.呵护责任心的幼芽

独立是责任心的基础。宝宝从0岁起所表现出的各种独立的愿望,就是责任心的萌芽。比如学习爬行和走路的时候,他们总是要挣脱大人的手臂,自己尝试前行;刚学会拿勺吃饭,他们就要挥动自己的小手进餐;找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拉扯着想自己穿戴上等等。

宝宝会走以后更易“自不量力”地进行各种活动:听到门外奶奶的声音,脚步不稳地要跑去开门;攀上凳子、爬上桌子,去拿更高的东西……

此时,您是如何做的呢?家庭中常上演的一幕为:大人担心宝宝摔倒、磕碰,会立即制止宝宝,并告知:不行!殊不知,宝宝责任心的“小火苗”就这样被熄灭了。

其实,在宝宝能力所及时,给他自行完成的空间,既是呵护了责任心的幼芽,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第一步。对3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培养责任感就是从锻炼生活中基本的自理能力开始。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