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早教 > 如何看待图画书的适读年龄

如何看待图画书的适读年龄

2016-02-24 13:57:45 出处:乖乖网 作者:猫咪 幼儿早教
标签: 幼儿早教    儿童早教   

2.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成为自己阅读的主人

等到孩子到了3岁以上,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了解了阅读是怎么回事,并且习惯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这个时候,书本的天地就在他们面前完全敞开了。这就是3岁以上孩子的图画书一般不严格分龄的原因。有些书会在封底上标注适读年龄,也是为了提供给爸爸妈妈一些选书时的参考。而图书的题材、文字叙述的难易程度等,都可能成为分龄的标准。

举例来说,在题材上,我们会给年龄小的孩子挑选那些讲述自理能力发展的书,比如《阿立会穿裤子了》就特别贴合3岁左右,刚刚开始学习自己穿衣服、穿裤子的孩子,这样的故事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完全贴合,也富于幽默和趣味,是陪伴孩子走过这个特殊发展阶段的书。而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进了幼儿园,他们会更关心与朋友交往的话题,也会对“自我”产生更多的关注以及疑惑。这个时候,像《小阿力的大学校》《好朋友》《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那样的书,会引起孩子的兴趣。更大一点的孩子,也许会对科学知识产生好奇心,那些内容丰富、具有认知功能的图画书,比如《地图》《我们的身体》等,就会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帮手,像《爱思考的青蛙》这样具有哲理和诗意的图画书,也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让他们领会到其中的趣味。

文字的多寡和难易程度,虽然也是给图书分龄时常常用到的一个标准,但也并非绝对。比如我们一般会认为桥梁书是给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的最佳读物——这一类书介于图画书和文字书之间,比如《青蛙和蟾蜍》和《美丽的巴拿马》,既有丰富、精彩的文字,又有生动的插图,是帮助孩子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阅读的有效“桥梁”。而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呢?虽然看上去几乎没有阅读的门槛,但是其中蕴藏的情感与哲理,也需要孩子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并不因为没有文字就会成为“最容易读懂”的书。如果你发现七八岁的孩子还在看无字书或者文字很少的图画书,也不要说“你怎么看小孩子的书”,他们在那些书中所得到的东西,并不是可以用文字的多与少衡量的,它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总之,图书的分龄标准非常灵活,虽然会参照孩子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但孩子的发展速度都各有不同,兴趣更是因人而异,所以千万不要被“适读年龄”所限制。与其问“这本书适合多大的孩子读”,不如问“这本书我的孩子会喜欢吗?”因为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长期的亲子共读之后,父母会对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有深入的了解。而孩子也可以参与选书,毕竟他们才是阅读的真正主角,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中,大人只是跟随者、陪伴者,而不是主导者。

最后,大人在选书时,也可以问问自己,“我喜欢这本书吗?”如果父母喜欢一本书,会带着更充沛的情感去给孩子讲故事。这样的亲子共读,自然更有质量,也比单纯参照“阅读年龄”来选书更有自己的主张了。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