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护理 > 你会给宝宝喂药吗?让儿科医生来教你正确方法!

你会给宝宝喂药吗?让儿科医生来教你正确方法!

2015-03-18 14:04:33 出处:乖乖网 作者:杨珂 宝宝护理
标签: 宝宝护理    幼儿护理   

不要盲目联合用药。增加药物的同时,也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含退热成分的感冒药和退热药联用),或反而降低了原药物的疗效(如: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联用)。

不要随意增加药物的剂量。任何药物在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之后,继续增加药物剂量,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一些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的药物,甚至可能致命(如:抗癫痫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

不要频繁更换药物。药物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作用,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所以不能才刚开始用了几次药物,觉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就立即改用其他药物,可能疾病正在逐渐缓解(如: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发热高峰逐渐降低,发热间隔逐渐延长,表明药物有效,此时换药不仅对疾病治疗不利,还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不要随意停掉药物。每一种疾病的用药疗程不一样,达不到应有的疗程,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反复(如: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时间比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的时间要长)。

不要凭着经验用药。使用药物因人、因病而异,上次用这个药有效,或者听说用这个药有效,这样的经验并不一定可靠。

只看该作者 3# 儿科虾米妈咪 宝宝4岁 北京市

别这样指导医生开药!

以下这些情形,门诊中经常能遇到:

开速效的灵药!

家长希望尽快控制病情,总觉得迅速起效的药物更好。比如儿童发热,有的家长会要求医生开退热针。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较大,早已禁用;地塞米松虽然不是退热药,是糖皮质激素,但由于能抑制致热源的释放,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所以一些医生也会用地塞米松为患儿退热,体温骤然下降可能导致虚脱,体质虚弱的孩子,还可能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久用,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都会造成损害。

开高档的新药!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新药一定比老药更好。其实,新药上市之前,经过动物试验后,还会在人体上进行三期临床试验,但很少有儿童参加三期临床试验,因此,新药会给婴幼儿带来哪些副作用,及其确切疗效都尚不可知。再以抗生素为例,其实并没有哪个(代)比哪个(代)更厉害,而是需要考虑不同的抗菌谱和在不同器官组织的分布等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开进口的好药!

也有很多人自然地认为进口药一定比国产药更好。进口药物可能是根据其他国家的病种、人种体型等研制的,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婴幼儿,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任何药物,科学合理使用,就是好药。

开健身的补药!

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孩子反复生病,家长焦急难耐的心情,但很多家长过分重视营养剂的补充,而轻视日常的均衡饮食,指望通过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保健品,来为孩子创造好的免疫力,其实是本末倒置。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相互拮抗的作用,在正常均衡饮食的情况下,如果刻意补充一种或几种元素,会造成其他元素吸收相对减少,破坏体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平衡,反而会发生补了这个缺了那个的情况;补充过量的维生素会发生中毒和组织损害;皇浆、人参等补品促使儿童性早熟......

开安全的中药!

其实中药(包括中草药、中药饮片)及其制剂(中成药),并非如传说中那样“比西药安全”“无不良反应”,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下,也可以产生除了治疗作用以外的,有害于身体的,甚至难以预期的反应,包括不良反应、变态反应、药物毒性、依赖性、成瘾性,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有些中成药的说明书在毒副作用一栏上书写不详或暂无,实际上可能是尚未深入该项实验研究或暂无该方面的参考文献。即使是常见常用的清热、清肺的药物,也会容易引起腹泻。此外,中成药注射药物产生变态反应较多见,儿童慎用。

对输液问题的回应

WHO关于合理用药的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是代替或弥补经口液体摄入的不足和作为静脉用药的媒介,其效果除了快速补充体液,由输入的药物成分决定。静脉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然药效发挥得更快,但如有药物不良反应也会显现得更快、更严重,且因输液本身的操作也可能导致各种输液反应,比如滴速过快、液体温度过低或存在不溶性微粒,都可能造成血液循环系统的问题。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因为儿童的肌肉不发达,如定位不当容易伤及血管和神经,因此,除了疫苗接种外,一般很少给儿童肌注药物。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轻易选择输液,那些能够自愈的,或者通过雾化、口服用药能够治愈的,肯定不要选择输液治疗,但是当病情严重需要输液时,也不要盲目拒绝。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