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早教 > 幼儿园教案 > 老师变朋友,家园沟通有高招

老师变朋友,家园沟通有高招

2015-06-23 16:40:59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幼儿园教案

从宝宝步入幼儿园开始,和老师打交道就变成了家长的日常必修课,想知道宝宝的一言一行,就得和老师多多沟通。那么,如何才能和幼儿园老师达成和谐、有效的沟通效果呢?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园的共同配合,齐心护佑;如果家长和老师双方能彼此融洽沟通,信任合作,无疑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助力。一些家园沟通的关键技巧,不可不知。

老师变朋友,家园沟通有高招

小测试:你的家园沟通力还好吗?

宝宝在幼儿园受了老师批评,回家后一脸委屈的样子,这时,你通常会做出下列哪种反应?

A. 立即为孩子撑腰,当着孩子面数落老师的不是。

B. 肯定老师是对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没做好,又将孩子批评一顿。

C. 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只是简单地叫孩子不要在意,以后听老师的话就好了。

D. 耐心倾听孩子讲述事情经过,对他的感受给予接纳和共情;接着肯定老师的做法,帮助孩子理解老师的出发点是对他负责;最后与孩子一起想办法:如果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怎样做更恰当?如果孩子仍有情绪,私下与老师通过电话或面谈等方式深入沟通。

家长的上述4种做法,第一种看似维护了孩子,但孩子会认为“我爸爸妈妈都说了是老师不好”,从而令老师的形象受到贬损。孩子只会越来越无视老师,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敌意和抵触;第二种做法对孩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孩子觉得得不到理解,或者与老师产生对抗情绪,或者因无助而变得自卑内向;第三种做法也不可取,孩子回家诉苦,不仅是宣泄情绪,也是在寻求解决办法,家长的漠然和敷衍令孩子得不到帮助,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老师和父母都难以产生信任感;而第四种做法是最良性的沟通,家长首先信任老师,愿意以正面的态度理解老师,同时也安抚了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想出具体办法,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遭遇挫折。

有效的家园沟通术

遇事不忙评判,既给孩子表达和宣泄的机会,也给予老师足够的尊重,做好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双面胶”,这是实现良性家园沟通的要诀。

照顾老师的“脆弱”与“敏感”

丁丁妈妈向老师反映宝宝自从上幼儿园后,胃口变得特别好,每天放学后都要吃不少点心。她是将此当成一件“功劳”来夸奖老师的,没想到对方的反应却很奇怪:老师再三向丁丁妈妈解释她的宝宝在幼儿园里每顿都吃得很多,牛奶也全都喝掉,在园内绝对没有饿着渴着。丁丁妈妈有些尴尬,觉得老师反应过激了。

原因解析:

幼儿园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看似轻松实则责任重大,正是因此而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师比较“敏感”。其实丁丁妈妈换个角度想想就会明白,老师是将自己的话当成了一种隐性的怀疑与责问:因为她的话也完全可以理解为,宝宝是不是在幼儿园没吃到什么东西,所以回家后才会如此饥不择食?

现在每个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宝宝,因为太过紧张与关爱,爸妈们往往会过分担忧宝宝在幼儿园的饮食起居,而这样一来,老师们也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所以父母在与老师沟通交谈时请尽量掌握好尺度,要理解她们的“脆弱”与“敏感”都是事出有因,尽可能避免发生“正话反听”的误会。

别将对老师不利的言论扩大化

小葆回家后委屈地对妈妈说,老师说他吃饭慢,就把他关到“小黑屋”里去一个人吃。老师怎么能这样简单粗暴呢!好在小葆妈及时平抑了自己的火气,第二天尽量心平气和地和老师见面交谈了一下,这才弄清事情的始末:原来那天小葆吃午饭时一直在玩,最后老师只得喂他。这时一个幼儿园勤杂工经过,看到此景便开玩笑说:“哎哟,都中班的宝宝了,吃饭还要老师喂,以后再吃这么慢,就让老师把你一个人关到小黑屋里去了哦!”宝宝闻得此言,当场就吓得哭起来,回家便把玩笑当成真事向妈妈讲述了。事后小葆妈又仔细询问了宝宝,结果确如老师所言,而老师也再三就勤杂工的不当言行向家长表示了歉意,双方取得了谅解。

原因解析:

宝宝入园后,爸爸妈妈总免不了向孩子询问在幼儿园里学习生活的种种细节,尤其是有关老师的言行举止。但请注意:宝宝的叙述往往不可不信却又不可全信,尤其对于小、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时会混淆“现实”与“想象”。试想,如果小葆妈妈不问青红皂白,一听到“小黑屋事件”就在送宝宝上学时急吼吼地质问老师,极有可能引起其他家长围观,这样即使后来把事情解释清楚,老师的声誉也难免受到影响,而老师与家长间也必定会留下芥蒂。这样的“沟通”,得不偿失。

不论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父母们都要尽量把老师当作“盟友”来理解。有时,孩子的正确还原事件经过能力尚不完善,对事情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偏差。这时请试着深呼吸平静下来,然后不带评判情绪地与老师深入沟通,尝试核对孩子说过的话。记住,理解、包容与信任,是一切良性沟通的前提。

将心比心,相信老师的能力

因为女儿性格胆小内向,橙橙妈在宝宝初入园时非常焦虑,总担心女儿会在小朋友的打闹中吃亏,每天都紧张地询问女儿有没有在幼儿园受到委屈。而老师并不主张成人过多牵扯到孩子们的摩擦中,而是更提倡让他们自行解决矛盾、摸索社交之道,老师只是在一旁给予引导。橙橙妈总觉得老师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儿,在一些小纠纷中偏袒了其他孩子。她提出许多希望给予女儿额外“照顾”的要求,但老师却觉得这种“照顾”才是真正的偏袒。长此以往,橙橙妈和老师之间的矛盾愈见加深。

原因解析:

像橙橙妈这样对宝宝“过度关注”的家长并不少见。还有一些爸爸妈妈非常在乎自己宝宝在各种园内活动中是否出挑,老师有没有为他安排重要角色。如果没有,他们就会分外失落,甚至要直接找老师来“讨个说法”。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宝宝有着可以胜任一切的能力,是老师的“偏心”才使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展现能力的机会。

事实上,这样的沟通会令老师非常为难,因为它背后隐含的信息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极度不信任,而当父母对老师抱有这种不满、抵触和对抗的情绪时,宝宝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才是最可怕的。

这里所说的“将心比心”,不仅是指与老师,更是希望家长们能将自己的拳拳爱子之心比一比其他宝宝父母的心。不错,每个宝宝在自己父母的眼中都是完美无缺的,是至亲至爱至疼的宝贝,那么别的宝宝就不是吗?所以,不要过高要求和扩大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度,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家园互动应该建立在彼此信任和接纳的基础上,爸爸妈妈请相信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会对万一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坐视不理,也会尽可能不让任何一个宝宝的才能受到埋没。

妈妈分享:与老师沟通的小技巧

尝试换位思考

在小鸣入园初期,我对老师并不是完全信任,尤其遇到老师“投诉”时总是急于为自家孩子找理由,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和朋友探讨此事发现,我们只照看一个孩子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天天看护那么多孩子?过分要求老师其实并不实际。所以我再与老师沟通时会更多地从她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积极配合她们工作。这样一来,双方沟通顺畅多了。 ——小鸣妈,宝宝3岁,小班

通过微信与老师沟通

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老师沟通虽然能够面对面,但因为人多嘴杂,一般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很难有深入沟通。我更愿意通过微信与老师交流。这样能有更大的交谈空间,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语言和情绪。有时,隔一两个月我还会给老师写封信,会提及宝宝最近出现的问题和我的担心,请老师在园中给予关注。老师每次都很认真地阅读,并主动与我沟通我所提出的问题。——成成妈,宝宝4岁,小班

用特别的心意表达歉意

有一次酸奶因为和小伙伴发生“火拼”,把人家最心爱的蝴蝶结发箍弄坏了,老师严肃地向我“投诉”了此事。我让酸奶道歉后,特地找了一个周末把那位小姑娘请到我家,给她们各种缎带、珠子等手工材料,任由她们剪贴、拼补,最后再动用我的“女红”功夫,为她们做了好几个新发箍。两个小伙伴如获至宝,开心极了。老师和对方家长也对我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满意。——酸奶妈,宝宝4岁半,中班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