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早教 > 幼儿园教案 > 探讨家长助教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

探讨家长助教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

2015-03-11 10:48:08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幼儿园教案
标签: 幼儿园教案   

阅读是幼儿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幼儿园阶段的阅读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前段时间,我园开展了阅读月活动,“故事妈妈进课堂”是小班开展的一个家长助教活动。活动前期,教师发现家长在绘本选择、讲述方式和对活动价值的理解上存在问题,于是及时进行了干预,并提出了跟进策略。以下是活动中的几个片段。

一、案例描述

片段一:把讲故事变成读故事

宇宇妈妈拿出绘本《狼来了》说:“小朋友们好,今天阿姨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狼来了》,你们要认真听哦。”

随后,宇宇妈妈翻开绘本开始读。当读到狼闯进了羊群时,很多幼儿害怕地用手捂着脸。不到三分钟,宇宇妈妈的故事就讲完了。

宇宇妈妈问:“阿姨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

幼儿齐声回答:“好听,再讲一个吧。”

在幼儿的要求下,宇宇妈妈又讲了《灰姑娘》的故事,可是没一会儿,一些幼儿就各自玩了起来,另外一些认真听的幼儿则一直喊:“好可怕呀。”场面变得有些混乱,故事讲不下去了。

片段二:把讲故事变成学知识

多多妈妈准备讲故事《春天的电话》,并认真地制作了PPT。故事开始了,多多妈妈刚讲了几句,就开始播放春天的图片,如迎春花开、燕子南飞、冰雪融化等,并告诉幼儿这都是春天才有的景象。接着,她还给大家展示了前段时间班级组织的春游活动照片,希望幼儿能多方面地感知春天。然后,多多妈妈又继续讲故事,当讲到小熊给孩子们打电话时,多多妈妈带着幼儿反复地读电话号码,没一会儿,故事进入了尾声。

片段三:把讲故事变成讲道理

睿睿妈妈打开绘本《不跟陌生人走》的PPT, 指着封面上的书名说:“孩子们,今天讲的故事叫《不跟陌生人走》,意思就是遇到不认识的人不要随便跟他们走。记住了吗?”

幼儿回答:“记住了。”

睿睿妈妈又强调了一遍:“对,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儿跟着重复:“不要跟陌生人走。”

这样反复几遍后,睿睿妈妈才继续讲故事。

二、分析

此次活动,教师只是把相关通知发给了家长,家长自由报名,自选故事内容,教师并未对其做任何引导。从活动的发动情况来看,家长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教师发现大多数家长对此次活动的目的理解有偏差。以下是教师与然然妈妈的一段对话:

然然妈妈:“汪老师,那个讲故事活动还可以报名吗?”

教师:“可以呀,不过活动已经开始了,怎么现在才想报名啊?”

然然妈妈:“女儿回家说钱瑾瑜的妈妈去讲故事了,她想我也去。我也觉得挺愧疚的,平时太忙了,没时间陪她,正好这次去给小朋友讲故事,让她高兴高兴。”

……

很多家长都像然然妈妈一样,带着让孩子高兴一次的心理来参加活动。对于活动本身,家长认为只是单纯地讲一个故事,并没有考虑讲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讲故事。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的问题主要有:

1.绘本内容选择不当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有限。当宇宇妈妈讲《狼来了》和《灰姑娘》的故事时,一些幼儿做出了捂脸、叫喊的举动,体现了幼儿害怕的情绪。而幼儿在听故事时开小差的现象,说明了幼儿对故事情节不感兴趣,或者是对故事的排斥。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应选择内容正面、积极,情节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

2.讲读方式单一

宇宇妈妈认为讲故事就是把故事读一遍,一本《狼来了》只花了三分钟就读完了。而这样单纯的讲述方式也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些幼儿因为没有兴趣就自己玩起来。小班幼儿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我们可以借助PPT、图片等资料边讲述边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和想象。

3.绘本认识偏差

绘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怡情,幼儿在阅读故事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联结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家长往往能意识到绘本对于幼儿认识、交往、情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却容易过于放大价值。比如片段二中,多多妈妈对绘本中春天这个知识点过度拓展,希望幼儿能全方位地了解春天,但这样多的信息量幼儿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而且也影响了故事的连续性。在片段三中,睿睿妈妈一开始就直接点题且进行强化,把讲故事变成了说道理,反而让幼儿失去了兴趣。

三、跟进

在几个幼儿家长讲完故事后,我捕捉到他们在故事内容的选择和讲述方式上存在问题,于是我迅速采取了策略。

1.从选书开始

(1)推荐书目

我挑选了一些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并将书目发给接下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建议他们从中挑选。绘本包括《我爸爸》《我妈妈》《鼠小弟系列》等。

(2)列出原则

我从画面、情节、主题、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挑选绘本的建议(见表1),并在活动开始前发予家长参考。

2.在互动中跟进

(1)观察记录

我们会将活动用DV录制下来,并将视频发至班级群空间与所有家长共享。另外,我还会对当天参加活动的家长的孩子给予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幼儿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如钱瑾瑜妈妈来的那天,钱瑾瑜的表现与平时大不相同。平时活动中钱瑾瑜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东张西望,或者低头玩自己的衣服,表现出对活动内容缺乏兴致的样子,甚至和旁边的幼儿小声聊天,需要教师点名提醒才能认真倾听。而钱瑾瑜妈妈参加“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那天,钱瑾瑜的注意力表现出很强的持久性,一直盯着妈妈看,满眼笑意。当教师介绍钱瑾瑜妈妈时,其他幼儿一起鼓掌,钱瑾瑜突然站起来扫视了一圈正在鼓掌的幼儿,然后才坐下一起鼓掌。妈妈开始讲故事了,钱瑾瑜眼睛一直盯着妈妈,不时地与她互动。当妈妈要求幼儿一起表演时,她积极地举手参与。我们能够从钱瑾瑜的眼神和动作中捕捉到她对妈妈来班上讲故事十分骄傲。

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家长能很好地捕捉到幼儿的行为表现,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家长的参与热情。

(2)个别引导

当然,仅有家长们的积极参与是不够的。在帮助家长认识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家长学会更丰富的讲述方式。比如借助绘本PPT、游戏、音乐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师会在家长报名参加活动后,与其进行沟通,结合家长自身的情况来帮助他们选择绘本,并给予一定的讲述建议。比如,星星妈妈性格活泼,有组织活动的经验,但不擅长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于是,教师建议她选择游戏性强的绘本,如《捉迷藏》。家长可以用捉迷藏的游戏与幼儿互动,在游戏中讲完这个故事。这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捉迷藏的含义,而且能调动幼儿兴趣,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3.在对比中认同

阅读月活动结束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家长的支持下,我们将这个活动作为每周一次的常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1)再进课堂

除了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活动外,我们还邀请之前参加过活动的多多妈妈再次来班级中讲故事。这次多多妈妈带来了绘本《爱吃苹果的鼠小弟》,她用相机将绘本逐页拍摄下来,并制作了PPT,另外,她还准备了袋子和苹果。多多妈妈首先与幼儿玩起了猜苹果的游戏,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最后又扮演起了故事中的角色与幼儿玩游戏。活动长达20分钟,但幼儿依然兴趣盎然。多多妈妈也明显感受到这次活动与上次的不同,还表示下次再来给幼儿讲故事。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家长才能在过程中看见幼儿的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2)对比观察

教师定期组织家长研讨会,在观察活动视频的同时与家长们交流活动心得。有了再进课堂的实践经历,教师无须多做引导,家长们就可以通过视频直观地感受到绘本内容的选择和讲述方式的改变对活动的影响。这对于接下来的家庭亲子阅读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观念引导作用。

四、反思

虽然“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解决的问题。如:目前几乎都是幼儿的妈妈参与活动,爸爸和祖辈还未动员起来;大多家长在教室中坐着讲故事,形式上缺乏新意,可以带着孩子在户外的草地上进行活动;家长已经可以用游戏来引入故事,但是游戏质量不高,是为了引入故事而刻意设计的,今后可以尝试用玩绘本的方式进行讲述。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