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护理 > 乳糖不耐症宝宝饮食禁忌

乳糖不耐症宝宝饮食禁忌

2015-07-03 11:18:31 出处:乖乖网 作者:园园 儿童护理
标签: 儿童护理    乳糖不耐症   

母乳含有大量的天然乳糖,比奶粉中牛奶的乳糖含量高一倍半。为了弥补这一点,奶粉必须添加蔗糖或其他替代品,使得宝宝的血糖升降过快,必须大量分泌胰岛素和耐压激素,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母乳中的天然乳糖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还促进很多矿物质的吸收,尤其是钙。

乳糖不耐症宝宝饮食禁忌

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可以提高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可刺激婴儿脑部及心智发育。

乳糖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对儿童智力发育十分重要,特别是新生婴儿绝对不可缺少的,但是乳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必须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利用。葡萄糖可为人体供给热能,半乳糖则能促进脑苷脂类和黏多糖类的生成,促进脑细胞发育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健全,因而对幼儿智力发育非常重要。

乳糖酶是由小肠粘膜分泌产生的,乳糖酶缺乏将导致乳糖无法被分解、吸收、利用,从而产生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分为:

一、先天性乳糖不耐症(少见):乳糖酶先天缺乏或活性不足。

二、继发性乳糖不耐症(最多见):多继发于能损害小肠黏膜的疾病如细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慢性腹泻、局限性回肠炎或因服用新霉素或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所致。小肠黏膜病变可导致暂时性乳糖酶低下,而此类变化可逆,随着原发疾病的治愈及补充外源性乳糖酶,乳糖酶活性将逐渐恢复正常,此时即可停用外源性乳糖酶。

国内研究发现慢性腹泻患儿中78%有肠黏膜损害,68%有继发性乳糖不耐症。对婴幼儿而言,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较为常见,常常由腹泻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最高。国外有学者认为50% ~77% 的因急性腹泻就诊的婴儿和儿童有乳糖不耐受。国内研究表明:3岁以下腹泻患儿中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61.73% ;轮状病毒肠炎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腹泻。

乳糖酶缺乏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小肠黏膜受损导致乳糖酶缺乏,未吸收的乳糖停留于肠腔内,由于它的渗透作用,导致水和钠离子、氯离子向肠腔内运转,肠腔液体的增加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通过,引起水样便。未消化的乳糖到达末端回肠和结肠后,被细胞代谢为乳酸、乙酸和氢气,有的被细菌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和气体[如甲烷、氢气(H)、二氧化碳等]。由于乳糖发酵过程产酸产气,增加肠内的渗透压,会出现肠鸣、腹痛、排气增多和渗透性腹泻等临床表现。

另外早产儿和一些刚出生的足月儿由于肠黏膜发育不成熟,乳糖酶活性偏低,不能较好地消化吸收乳糖,也会产生乳糖不耐受现象,此时如能及时补充外源性乳糖酶,可明显改善腹泻等症状,待肠黏膜发育成熟后乳糖不耐受现象会消失。

乳糖不耐症临床表现

婴幼儿饮用母乳或牛奶等含有乳糖的食物后,表现为以下一种或更多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恶心、腹胀、腹痛、腹泻、肠鸣、排气增多等临床表现。

治疗

1. 停用母乳,断奶,给宝宝喝代乳品及无乳糖乳品等,但会影响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对营养物质和钙的吸收。

2. 补充外源性乳糖酶:在喂母乳时添加爱宝乳糖酶,利用乳糖酶分解乳糖,无需停用母乳,不影响母乳喂养,不影响乳糖吸收。乳糖酶促进小肠黏膜恢复分泌乳糖酶的能力,至少1周左右效果才看得出来,如果用了不到一周就停用,效果将大打折扣。4周左右即可基本痊愈,此时乳糖酶逐渐减量、停用即可。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