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早教 > 争强好胜的小孩最缺爱

争强好胜的小孩最缺爱

2015-01-07 16:47:35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幼儿早教
标签: 幼儿早教   

适度的竞争心态是非常有益的。心理学家Sylvia Rimm进行的一项针对超过1200名美国成功女性的研究发现,她们大多把赢得比赛的经历作为童年最值得回忆的美好片段。

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出现事事“必须赢得第一”的过度争强好胜心态。心理学家总结了“过度争强好胜”的6个表现:

1. 爱吹嘘;

2. 因为输感到自卑;

3. 对输反应激烈;

4. 为了赢而欺骗作弊;

5. 不尊重竞争对手;

6. 为了赢过度透支。

专家同时指出,这可能是孩子在向你发出的求助信号。

争强好胜的小孩最缺爱

爱的求助信号

过度争强好胜的渴求,很可能源于孩子早期经历的无助和孤独的情绪。诸如生病甚至住院治疗、与父母分离(或亲子时间很少)、受到威胁或恐吓、家庭气氛紧张,甚至一个大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小惊吓等等,都会给孩子留下无助和孤独的印记。那种感觉被深藏在情感记忆里,心理学上称之为“内隐记忆”。孩子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然而在与其他人互动的时候,它的负面影响就会显现出来。

不断地证明自己是第一,不过是最棒的伪装,孩子索求的很可能是那些以前想得到而不曾得到或不曾满足的关注。

试试两种倾听法

要帮助孩子从这种渴求中走出来,不一定真的需要弄明白是什么让你的孩子如此争强好胜;我们可以猜,但不必去分析问题的根源。比较好的办法是运用两种倾听方式:游戏倾听法和陪伴倾听法。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开怀大笑和放声大哭,让情感得以释放,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

游戏倾听法:是指通过游戏引起孩子大笑,让他确信自己是被爱着的。

比如,3岁的小男孩特别争强好胜,爸爸则可以跟他玩比赛投篮的游戏。在轮流投篮时,爸爸假装总是投不中。每次宣布悬殊得分(比如10 : 0)时孩子一定会非常开心。爸爸要接着扮演一个努力但老是输的选手:一会儿完全泄气的样子,一会儿又跳起来,显出希望会赢的样子,或者至少投中一次。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会彻底释放他的心情,由衷地感觉到自己非常棒,而且从爸爸身上学到——对“输”这件事也可以非常快乐和幽默地应对。

对于大一些而且更有能力的孩子,你需要和他们玩些更具竞争性的游戏。要注意的是,这些游戏的目的是表达出你的关爱,而不是争出个输赢结果或者显示你比孩子强大。比如“我要抓到你的100个吻”这个游戏就很好:每次抓住他就给他一个吻,孩子会边笑边拼命挣脱逃开,“来,宝贝,感受下我的爱!”你可以用激情的口吻召唤,也可以装作抱怨说“爸爸好可怜!爸爸的吻没地方着陆呢!”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玩竞争小游戏的机会很多,比如,第一个乖乖在餐桌坐好、第一个把鞋穿好出门,只是你需要变化回应的方式,让这些游戏变得可爱温馨,悄悄淡化竞争的结果。比如:“好吧,对第一名的奖赏是在头上敲一下。来吧,你这个英俊的冠军!”或者“嘿,你知道我会对第一名做什么吗?我会把他倒举起来转一圈。”这种回应会让孩子因为得了第一而发出大笑,会帮助你把关爱和能量传递给这个特别争强好胜的孩子,填补掩藏在他情感记忆里对爱的需求。

陪伴倾听法:当孩子输了的时候,或者当你对孩子的跋扈行为立规矩的时候,请尝试陪伴倾听法。

当他因输而不快的时候,其实是与他加深沟通的极好机会。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深切地需要有人来关注和倾听他。因此,你应该做的就是倾听,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

比如,孩子对输反应激烈,总是争论不休、大哭大闹发脾气或默不作声、过分地沮丧难过,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个有胸襟有风度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以身示范,并给孩子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给他一个练习毅力的挑战,比如学习钢琴、象棋、或越来越难的数学题,当他被难住的时候,可能反应会很激烈,但是你要鼓励和鞭策孩子坚持住,不要放弃,直到他克服这个困境。如此多次,孩子就有机会学会控制自己,大大提升抗挫折能力。

我们要用同理心与孩子沟通和倾听,但是不可动摇事先说好要坚守的规矩。如果孩子口头欺骗或偷偷破坏规则,即使它只是一个小游戏或课外活动,也要慎重对待——

短期来说,家长需要立刻跟孩子进行一次强有力的谈话,严重时甚至需要进行适度处罚。尽管这可能引发孩子的歇斯底里,但这也是一种发泄方式。

从长期看,反省一下你自身是否给到孩子一些信息,让他认为你非常看重输赢结果。比如,你是不是习惯在孩子回来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赢了吗?你得了第几名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