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1—3岁 > 幼儿早教 > 两步成为一个好妈妈

两步成为一个好妈妈

2015-01-22 16:22:28 出处:乖乖网 作者:杨珂 幼儿早教
标签: 幼儿早教    幼儿早教方法    早教方法   

做好从妻子到母亲角色的转变

准备面对即将呱呱坠地的小宝贝,相信很多准妈妈都会在甜蜜的同时对即将面对的角色转变感觉茫然,如何应对才能顺利完成从妻子到母亲的角色转变呢?

我个人的经验教训是:首先,准妈妈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在二人世界里,我们是受尽千般宠爱的小女人,丈夫总是愿意为我们做出许多改变,家庭关系顺畅,甚至有时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这个家庭里,不会有什么不和谐的音符。

两步成为一个好妈妈

然而,孩子的出生却可能打破这种平静,因为宝宝的到来,绝不意味着家里仅仅多了一个新成员,更多地意味着家庭结构被改变,家庭生活从此又多了一个重心,如何把孩子养好,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夫妻都非常关注的话题。由于两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知识理念不会完全一样,产生一定的分歧和冲突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教养孩子需要祖辈加入的话,还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观念碰撞,进而引发家庭冲突……这一切都是十分正常的。

所以,坦然面对可能存在的家庭冲突,学习并善于运用沟通解决技能是需要的,必要时还可在孩子出生前就冲突解决机制约法三章,这是从妻子到母亲角色转变需要做的第一个准备。

其次,做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适当向现实“妥协”的准备。

或许我们总是心怀完美情结,总期望把一切事情都做的毫无遗憾,或许我们习惯于周密地计划、设计二人世界的家庭生活,且有着十分出色的执行能力。然而,宝贝的教养之旅,却跟经营两个人的世界很不一样,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教养工作怀有过于理想的期待,因为孩子出生后,面对一个独特的小生命,很多母亲都会发现,即使博览群书,积累的知识也不一定都适用,总会有一些问题,书上找不到适合自家孩子的答案,网上也搜索不到靠谱的信息,过来人的建议难以发挥作用,甚至,无论如何努力都找不到理想的应对方式。比如,孩子出生不久,如果发现患了腹绞痛,很可能妈妈无论如何努力,孩子都会持续地闹到100多天,连医生都找不到速效的解决方案;再比如,孩子到了执拗敏感期,很可能家长查多少资料都无法搞定孩子的哭闹。

另外,即使妈妈在孩子出生前为孩子的教养做好了非常精心的规划设计,孩子出生后还是会面临非常棘手的执行问题: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的话,她的精力将非常有限,难以同时兼顾孩子的生活和完美的教养;有人帮忙带孩子的话,育儿观念的分歧又可能让教养理念的落实大打折扣!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做母亲的失败,作为母亲,只要努力去改变了,即使结果不是很理想,也不必为此自责,育儿本身就是一个不得不与现实妥协的过程。没有绝对完美的母亲,母亲也要善于接纳自己的无力感。最后,从妻子成为母亲,个人成长十分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一必要性:其—,孩子出生以后,会自然成为我们的“小跟班”,喜欢模仿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好习惯,他们会“偷学” 了去,坏习惯,也会‘‘偷学” 了去,如果母亲不尽力完善自己,就很可能把一些负面的言行示范给他们。

其二,如果做了母亲没有强大的内心,不能接纳完整的自己,带着对自己的很多不满去教养孩了,就很容易把对自己身上一些缺点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把孩子身上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的方面看成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内向性格非常不满,看到孩子不够活泼开朗就受不了,事实上,孩子的性情往往是先天气质类型决定的,无所谓好坏之分,也很难改变,如果把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对内向性情的负性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并试图左右孩子的性情,很可能会碰壁,孩子在母亲的干预下也会难以成为真正的自己。

学习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的确,母亲的角色虽然伟大,要扮演好绝不轻松。

做妈妈的如果不有意地进行准备,教养一个好孩子是难上加难的。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妈妈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过来”的体会谈两点建议。首先,称职的妈妈要给孩子做自己的机会,帮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虽然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但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一个拥有独立生命的个体,有着不同于我们的生命轨迹,妈妈不能处处都要求他按照自己期待的节奏成长,因为孩子的成长,主要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基础、家庭教养环境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是我们的意志,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很容易人为地规划孩子的成长,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这学那,甚至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去比量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难以按照自己的身心发育节奏成长,难以成为真正的自己。

称职的妈妈会尊重孩子

本身的优长劣短,因势利导,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长大,而不会做太多横向的比较。孩子有发展的需求,称职的妈妈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资源支持,鼓励孩子从兴趣出发,甘为孩子成长的辅助者而非设计者。其次,无条件地爱孩子,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称职的妈妈,不会因为孩子的某个优点而爱她,亦不因孩子某方面做的不好而嫌弃他。孩子考的好了,是妈妈最爱的那个小孩,考的不好了,还是妈妈最爱的那个小孩。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无论自己是什么样子,妈妈都是跟她一起的,会坚定地与他一起面对成长的快乐与痛苦,有了这样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他就不会为失去妈妈的爱而焦虑,也不必整天想着怎么讨好妈妈,这样,他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外部和内部世界的探索,更有勇气去独立地面对外界的人和物,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快乐成长。最后,加强营养保健、心理、教育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医学保健常识:说的苛刻一点,我个人认为,这类知识应该成为母亲的“上岗证”,因为我相信各位母亲都和我一样,最大的愿望是把孩子养得健健康康,最好永远不要生病。当然,孩子生病了,我们可以去看专业的医生,但医生只能解决一时的病痛,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获得长久的健康,还要靠曰常的保养。所以,妈妈在维持孩子的健康A面,任重而道远,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护理知识技能,难免造成各种遗憾,比如,让孩子生了不该生的病,吃了不该吃的药,打了不该打的针等等。所以,有意识地学习些儿童保健护理知识非常必要。发展心理学知识: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都是心理发展规律慢慢展开的过程,总有一些特定的“生命密码”,决定孩子在什么月龄什么年龄表现出什么行为,出现什么心理现象,比如一岁半左右幵始容易发脾气,两岁左右开始喜欢护东西等等,如果妈妈不了解这些“密码”,就很容易在遇到这样那样的正常问题时,将其视为“异常”而焦虑,而事先了解一下发展心理学知识,则不仅可以让母亲对孩子每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而且可以让母亲在孩子出现某个特定心理或技能的敏感期出现时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养支持,让孩子的发展事半功倍。

教育常识:教育不是狭隘的智力开发,还包括行为习惯和兴趣的养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所以,即使我们不那么在乎孩子的智力发展,也不能回避教育的责任。另外,由于孩子不是小大人,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应通过教育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我们不能仅仅有爱的本能,还要有爱的智慧,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常识。比如,孩子爱问各种为什么时,如何应对?孩子不爱学习,如何引导才能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等。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