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乖乖问答 > 1-3岁 > 1-3岁疾病

儿童出现口吃有什么方法可以纠正?

浏览 4 次    回复 4 个    标签: 小儿口吃   小孩口吃  

儿童出现口吃有什么方法可以纠正?

最佳答案
我的手机响了
二三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现的年龄,三四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生理原因所致,更多的则源于心理的因素。对二三岁的幼儿来说,口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延续到青春期的不足百分之一,而且多是生理因素所致,但四至七岁的幼儿有了口吃,就不仅是生理的问题了,很大程度是心理问题。从生理上说,幼儿大脑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语言发音器官及肌肉运动不协调、病变以及生理遗传等原因都有可能使儿童口吃。? 如何护理没有效果,还是导致口吃症状没有改善,一定要及时矫正孩子口吃。《口舒乐儿童口吃矫正法》会帮助口吃儿童取得重大改变,逐步降低口吃频率,并最终帮助口吃儿童消除口吃现象以及口吃心理认知,达到彻底治愈口吃的效果! 《口舒乐儿童口吃矫正法》好评率99.9% 矫正率达:99.8%。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在什么环境说都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话脱口而出,有的患者康复之后甚至超出常人的表达能力。
2016-06-20 09:35:58
其他答案(共 4 条)
许妈妈
二三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现的年龄,三四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生理原因所致,更多的则源于心理的因素。对二三岁的幼儿来说,口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延续到青春期的不足百分之一,而且多是生理因素所致,但四至七岁的幼儿有了口吃,就不仅是生理的问题了,很大程度是心理问题。从生理上说,幼儿大脑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语言发音器官及肌肉运动不协调、病变以及生理遗传等原因都有可能使儿童口吃。? 如何护理没有效果,还是导致口吃症状没有改善,一定要及时矫正孩子口吃。《口舒乐儿童口吃矫正法》会帮助口吃儿童取得重大改变,逐步降低口吃频率,并最终帮助口吃儿童消除口吃现象以及口吃心理认知,达到彻底治愈口吃的效果! 《口舒乐儿童口吃矫正法》好评率99.9% 矫正率达:99.8%。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在什么环境说都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话脱口而出,有的患者康复之后甚至超出常人的表达能力。
2016-06-20 09:25:58
完美生活
  口吃常发生在2~5岁左右。此时,正是儿童言语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儿童对周围兴趣逐渐扩大,词汇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因为言语功能还不成熟,不善于选择词汇,声音互相连接不太流利,因此,说话有时表现为迟疑不决、重复。这是生长发育的一个自然现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而因精神因素,不良的生活条件而引起的口吃,就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功能病状。突然的精神因素,如受惊、突然变换环境、父母死亡、严厉的惩罚等,较长期的精神因素,如与父母分离等,都可引起口吃。突然强烈的声音剌激,常是年幼儿童口吃的原因。另外,也可由于模仿其他口吃的人而引起。在百日咳、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或大脑创伤之后,大脑功能活动削弱,容易紧张过度,也会发生口吃,且日久后变成习惯。口吃常见于衰弱或特别易兴奋的儿童。   口吃的基本病状是言语装置肌肉的痊孪。除口吃以外,还伴有其他神经症现象:易兴奋、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胆小、睡眠障碍、恐惧或其他情绪反应、:遗尿、食欲低下等。学龄儿童进学校以后,言语活动大大增加,由于周围人的嘲笑,以及不能很好地回答学习上的问题,使儿童对言语缺陷感到痛苦,加重焦虑不安情绪和神经症的病状或采取消
2016-06-20 09:45:58
Yonnie
亲,别着急哦,孩子口吃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大类,口吃主要由心理因素所致。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和疾病,父母亲如都是口吃,孩子60%可能患口吃,儿童缓百日咳、流感、麻疹或大脑外伤后,如果大脑功能受损,则易发生口吃。 心理因素包括:第一,错误模仿;第二,过度紧张和焦虑,如果家长以过于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口吃,过分纠正,关注其口吃,都会增加儿童的紧张、焦虑;第三,强制改正用左手的习惯。 建议: 1、了解孩子的病史,精神及躯体状态,分析可能原因。关心、安抚、鼓励、指导他们建立自信、循序渐进地克服不良行为。 2、消除引起儿童紧张的因素,家长、教师对儿童的口吃行为不要表现出过分关注,不责备,不惩罚,不嘲笑,不模仿,不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多给予关心和温暖,为他们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同伴及成人对话、交流,要让儿童相信自己的发育器官完全正常,以消除因口吃而致的苦恼、急噪等不良情绪。 3、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如发音练习、说话练习、;朗读练习等,在练习中,要注意分散儿童对口吃的注意力,以游戏方式训练。 4、进行有效心理适应性训练,引导儿童在自然环境和其他程度不同的恐惧情形下练习讲话,通过循序渐进
2016-06-20 09:55:58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